“数字丝路”相关重要科学活动
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
2015 年 11 月25日,“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此次大会以“空间观测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主题,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菲律宾、斯里兰卡、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英国等 28 个国家的 300 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作为此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大会发表了《关于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三亚宣言》,并签署《关于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对地观测合作网络的意向书》。28 国代表一致同意建立“海上丝路空间地球大数据联盟”。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为了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实现空间对地观测数据的共享和应用,亟需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对地观测国际合作网络。
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
2016 年 5 月16—17 日,以“丝路认知——更快、更准、更广”为主题的“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 40 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地球观测组织(GEO)、世界气象组织(WMO)等国际组织的 300 余位空间对地观测领域学者和管理专家参加会议。
在本次会议上,我们提出发起“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通过对地观测技术实现跨国界的空间立体协同观测,更快、更准、更广地认知“一带一路”,通过为“一带一路”提供空间数据、环境信息与决策支持,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科技及全方位合作,以“数字丝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数字丝路”计划成为一项科学的、开放的、合作的对地观测计划,通过“一带一路”国家、组织、学者的共同加入,提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持。
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高峰会议:DBAR与数字地球
2016 年 7月 7—8 日,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高峰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等 30 余个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的 300 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峰会以“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地球”为主题,与会专家研讨了数字地球发展背景下“数字丝路(DBAR)”国际科学计划的发展规划,认为 DBAR 科学计划的提出,即是数字地球科学概念的典型应用,体现了数字地球的巨大影响力,借助数字地球系统,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数据、平台和服务,为当地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会议期间,DBAR 与泛欧亚科学实验计划(PEEX)结为姊妹计划。
第11届非洲环境遥感大会:DBAR走向非洲
2016 年 10月24—28日,DBAR 科学计划代表团应邀出席在乌干达坎帕拉召开的第 11 届非洲环境遥感大会(AARSE 2016)。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建立 DBAR 与非洲环境遥感协会(AARSE)的正式合作关系,推动 DBAR 与非洲,特别是与北非和东非国家和区域间的数字丝路合作。郭华东作了题为“中国空间对地观测与‘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的大会报告,大会组织了题为“DBAR 与 AARSE:中非合作新机遇”专题会议。会议期间DBAR 主席郭华东与 AARSE 主席 Olajide Kufoniyi 正式签署“DBAR-AARSE 合作谅解备忘录”,就空间对地观测服务“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和推动数字地球发展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发展面向未来的合作计划,“数字丝路”(DBAR)走向非洲。
第一届“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会议
2016 年 12 月 6—7 日,第一届“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英国、荷兰、印度、巴基斯坦、老挝、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研讨《数字丝路科学规划》、工作实施战略方案等有关工作。
会议总结了自 2016 年 5月 DBAR 启动以来的工作进展,正式成立DBAR 科学委员会,成立 7 个科学领域工作组和 2 个任务组,研讨并通过了 DBAR 科学规划(草案),DBAR 计划正式实施。 DBAR 为 10 年规划,分 3 个阶段,第一阶段(2016 — 2019 年)将主要建设地球大数据平台,形成国际研究网络,使“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受益。
结语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是一项以支撑“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分享数据、技术、知识和经验的对地观测和地球大数据领域的开创性国际计划,将在地球大数据平台建设、环境变化、减少灾害风险、水资源管理、城市发展、农业和粮食安全、海岸带、自然和文化遗产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深度研究和科学合作。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将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行动,利用对地观测技术,采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法,为实现“一带一路”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科技决策支持贡献。“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也将通过 7 大工作组和 2 个任务组的通力合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和减灾框架等在“一带一路”的科学实施提供科技支持。
(作者: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邱玉宝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Massimo Menenti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陈方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张丽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John van Genderen 荷兰特温特大学;Ishwaran Nataraja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Simon Hodson 国际科联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Paul Uhlir 国际科联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 刘洁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梁栋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