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茜茜的遇险地图制图/罗乐

1928年,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来到凉山州木里县,穿越茫茫大山和原始森林,走到甘孜州的稻城亚丁,这条路线被称为洛克线,“香格里拉”一词由此而来。洛克线沿途风景绝美,可观三怙主雪山,是中国顶级的徒步路线,吸引着众多户外爱好者。

4月19日,31岁的山东青岛女驴友荆茜茜,向洛克线发起挑战。她抵达木里县,计划独自一人徒步穿越洛克线。4月20日,她从木里县嘟噜村出发开始穿越,原计划4天后抵达亚丁,但从20日开始,她就一直处于失联状态。

荆茜茜失联后,木里县出动100多人,分三路进山搜救。

4月29日上午,好消息传来,木里县公安局水洛派出所民警和当地村民,在水洛乡白水河附近,找到了受伤且气息微弱的荆茜茜,将她救援下山。此时的她,已在野外坚持生存了9天。

  民警和村民将荆茜茜抬下山。

失联

未请向导

女驴友独自徒步洛克线

据荆茜茜的姐夫王先生介绍,荆茜茜单身,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户外爱好者,体能很好,有相关的野外徒步经验。

此次出发去木里之前,荆茜茜将出行计划告诉了她的姐姐和一位朋友,说徒步期间有几天没手机信号,有信号后会报平安。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洛克线是一个陌生的词,荆茜茜家人并不清楚其危险性,加之她之前有多次野外穿越的经历,家人并未加以劝阻。

4月18日,荆茜茜从北京出发,飞抵成都,乘火车前往西昌。19日,从西昌坐车前往木里;然后,从木里县城出发,抵达水洛乡,再前往嘟噜村。20日,从嘟噜村出发至水洛金矿,正式开始穿越。

结合网上攻略,她拟了一个计划行程表:4月20日出发后,当天徒步15公里,抵达满措牛场宿营(海拔4000米);21日,徒步11公里,到万花池牛场(海拔4200米);22日,徒步11公里,赶到新果牛场(海拔4270米);23日,徒步12公里,到达呷独牛场(海拔4400米);24日,走13公里,抵达终点亚丁景区(海拔3700米)。

水洛乡嘟噜村,是洛克线徒步的起点,再往前,就没有公路,也没有手机信号。

4月19日晚7点左右,嘟噜村村民次尔翁丁,在水洛乡客运站遇到了背着背包的荆茜茜。荆茜茜告诉次尔翁丁,她要去嘟噜村,准备穿越洛克线,正在等联系好的车子来接她。

当时天都快黑了,嘟噜村还很远,看到荆茜茜独自一人,次尔翁丁开车,将她免费送到目的地。车行至半路,来接荆茜茜的村民扎西的车到了,于是,荆茜茜换乘扎西的车,去了嘟噜村。当晚,荆茜茜通过微信,添加了次尔翁丁为好友。

4月20日,荆茜茜出发了,没有请向导,独自一人开始徒步。按照穿越计划,4月24日,她应当抵达亚丁了,但她一直没有与朋友和家人联系,手机一直打不通,她失联了。

次尔翁丁说,4月20日后,他再也没有收到过荆茜茜的微信,发信息也不回,其朋友圈也未更新。

  荆茜茜生活照。

搜寻

百人进山

3个搜救队三条线路搜救

此次穿越之前,荆茜茜与一名朋友相约,4月24日在亚丁碰头,但她失约了。她朋友立即联系了荆茜茜的家人,家人随后向亚丁景区报警,请求帮助。

亚丁景区救援队经过搜索,在亚丁区域内,并没有发现荆茜茜。由此判断,她仍位于木里县境内。

“我应该再劝劝她的。”对于荆茜茜的失联,次尔翁丁很后悔。当时他一直劝说荆茜茜,劝她请向导和领队,一个人单独前去很危险,但是没能劝住。

4月25日,荆茜茜失联次日,木里县公安局110接到荆茜茜家属报警,请求寻找。当地政府和警方立即启动应急联动机制,组织了3个搜救队,分3条线路进山搜救。同时,打印寻人启事公告,沿途粘贴发放。

民警调查了解到,荆茜茜是从水洛乡其拉村白水河神仙洞附近进山。

第一组救援队,由次尔旦珠带队,从其拉村呷洛组出发,途经扎和其、槽伍其到亚丁,沿途询问挖虫草的村民。

第二组救援队,由土米带队,从水洛乡政府出发,经耳泽金矿、白水河、场冰,到稻城边境。

第三组救援队,则由扎西旦珠带队,从白水河出发,途经耳泽,到耳泽牧场至稻城边境搜寻。

水洛乡政府还动员组织村组干部,以及上山挖虫草的村民,利用对讲机相互联系,展开全境搜救,参与救援的人数超过了100人。不过,洛克线沿途山高林密,没有道路,全程都没有手机信号,救援难度非常大。

与此同时,木里公安局刑侦、特巡、交警,以及旅游局等部门也随时待命,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木里县的热心网友也自发组织起来,为寻找荆茜茜提供相关帮助。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