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寄给郭明义的感谢信。

郭明义收到的信来自全国各地。

郭明义回忆说,多年前,他和求助者常有书信往来,其中不少信是学生寄来的。

四月十七日,记者前往位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的鞍钢集团公司郭明义爱心工作室采访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工作室专职工作人员刁莹与记者相约上午十点。当记者提出能否提前一些?刁莹有些为难。她说:『郭师傅每天十点左右才能从采场回到办公室。他说过不管工作室的事情有多忙,采场的工作也不能丢。』于是,上午十点,记者在工作室见到了刚从采场返回的郭明义。

还是叫我“郭师傅”吧

还是那身熟悉的工作服,还是那张亲切的笑脸。见到郭明义的一刻,记者不禁脱口而出:“您怎么一年四季穿着这身工作服啊?”郭明义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反问记者说:“工人不穿工作服,穿西装咋干活啊?”

郭明义说,常有人问他为啥走哪都穿这身工作服?还有人说看到这身工作服在一众西装中间显得太另类了,建议他开会时也穿西装。郭明义坦言,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最终还是决定不改变自己。说起原因,他说,首先,自己多年来一直穿这身工作服,换西装会不习惯;其次,自己是普普通通劳动者中的一员,服装应该和自己的身份、内在本质相一致。

郭明义不喜欢人家叫他名人。与名人相比,他更珍惜工人的身份。在采场,大家都叫他郭师傅。听到“郭师傅”这样的称呼,郭明义会觉得放松而愉快。

郭明义说:“工人很特别,质朴、直率,比名人地位高,影响力大,不信我给你找答案。”说着,他拿起办公桌上的一本 《党章》,翻开第一页边指边说:“《党章》里第一句说的就是咱们工人阶级,你说当工人多光荣?”郭明义露出灿烂的笑容。

忙碌的爱心工作室

正聊着,工作室的两名专职工作人员邓兆成、白弘川走了进来。采访中断了,因为郭明义要听工作人员汇报今早发生的一个特殊情况。

原来,早上有社区居民反映社区内的电线杆快倒了,存在安全隐患。得知这一消息后,郭明义赶紧让工作人员赴现场核实。郭明义对情况了解得很细。“电线杆倒了吗?”“倾斜多少度?”“回来的路上联系有关部门了吗?”……白弘川表示已经与电力部门取得了联系,郭明义才放心地点了点头。

采访当天上午,刁莹负责去银行办理汇款业务,为之前求助的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控制与工程系学生罗照万的老家贵州寄2.3万元捐款,用于购买三头母水牛。

郭明义说,罗照万的父母靠种地所得的收入维持生活。去年9月,罗父突发脑出血,手术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得知此事后,罗照万所在学校的郭明义爱心分队对罗家进行了捐助。前几天,罗照万随爱心分队到郭明义爱心工作室交流工作。郭明义得知罗父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但掌握养牛技术时,提议罗家可以养牛脱贫。核实情况后,郭明义与贵州当地的工会取得联系,准备把购牛款汇过去。

如今,郭明义爱心分队已有700多支队伍,遍及全国各地。对此,郭明义感到很欣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