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做客人文清华讲坛 首次发布'中国2050'研究报告

  图为胡鞍钢教授在演讲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王莹)“中国处在国家生命发展周期的上升期,你们非常幸运,赶上了中国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二十来岁的黄金年龄,希望你们能对自己好好地进行黄金投资,并在将来作出黄金贡献!”4月23日晚的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迎来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当晚,胡鞍钢首次发布“中国2050”研究报告,这是继《中国走向21世纪》、《中国2020:一个新型超级大国》、《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等系列研究成果之后公开发布的最新国情研究成果。

中国从哪里来?现在处在什么位置?又将走向何方?2050年的中国与你我有着怎样的关联?相信这是每一个国人都关心的重要命题。透过三十余年的中国国情研究,胡鞍钢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出发,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在胡鞍钢看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应植根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思路,对世界和人类发展做出经济贡献、创新贡献、绿色贡献、文化贡献和社会治理贡献。

在演讲中,胡鞍钢详细解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富裕”是反映在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人类发展水平、主要现代化指标均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共同富裕”是反映在地区、城乡、共同差距持续缩小,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覆盖全体人口。

主演讲结束后,胡鞍钢教授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制造、中国精准扶贫战略、减税政策、“一带一路”倡议等热点话题予以解答。他认为,我国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已达到6.9%,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我们还是寻求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这个好就体现在你的资产收益率、纳税和创造就业等方面。”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一带一路”话题,胡鞍钢认为,“一带一路”本质上是共嬴,同时也是一种互联互通,重塑中国经济和周边经济地域。

对于精准扶贫问题,胡鞍钢认为,“精准”应避免大水漫灌式。同时,他认为,精准扶贫在推进过程中,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一些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员,不是简单的经济贫困,还存在着精神贫困。扶贫攻坚既要帮助贫困人口改变生活环境,更要努力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让他们从根本上告别贫困。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活动,定期邀请优秀的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讲坛于2016年1月10日在新清华学堂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