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随和”外衣的“一霸手”

——萍乡市政协原副主席、湘东区委原书记曹光亮严重违纪问题剖析

作为区委一把手,曹光亮一度给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很多干部留下的印象是:“没有领导架子,很随和、好说话。”

正是在这件“随和”外衣的掩护下,曹光亮丧失了廉洁从政的底线,结朋交友不辨良莠,“拿钱办事”不问事由,收受财物不分场合。他一次又一次违反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肆无忌惮地把调整干部与收受财物画上了等号。甚至在得知自己被调查后,违反政治纪律,与他人串供,企图对抗组织审查。

心中没有了纪律,曹光亮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逐步走向灰暗。

“名利和声誉都是过眼浮云,人的一生自由最珍贵,亲情最温馨。”接受纪律审查时曹光亮忏悔说,“过去的灯红酒绿、前呼后拥似乎都成了对我的嘲讽。之所以堕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主要是思想堤坝逐渐崩溃,忘记了入党初心,忘记了党的规矩,没有了纪律意识,也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干了。”

1 被心有所图的商人盯上后,他甘愿在牌桌上被“围猎”

从学校毕业后,曹光亮早年当过中学教师。1988年起,他长期在萍乡市委、市纪委机关工作,直至2003年到萍乡市安源区任职,先后任安源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和湘东区委书记、萍乡市政协副主席。

曹光亮文字功底好,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在湘东区担任党委主要领导时,他坚持自己动手写讲稿,或者是自己讲别人记,讲完稿子也即成型。这与他长期在市委、市纪委机关工作的经历密不可分。

第一次违纪时,曹光亮心中毫不设防。2003年,在到安源区工作之前,曹光亮与他的房产商朋友罗某某谈起想在其开发的小区购买一套住房,并谈好了购买价格。没想到,之后的一天,罗某某给曹光亮送来购房发票,说:“购房款已经帮你交了,房子算我送你的。”曹光亮当时大觉意外,心想自己只是市委机关的一名县级干部,手上没什么“实权”,并不能帮罗某某做什么,他怎么出手如此大方。

曹光亮后来才明白,原来,罗某某是从“可靠渠道”打听到自己即将上任安源区区长后才决定送房的。显然,罗某某此举绝非出于与曹光亮的“朋友”情谊,而是看中了曹光亮当上区长后的权力。果不其然,曹光亮一当上区长,罗某某便开始收回“投资”,他又是找曹光亮要工程项目,又是当起谋利的掮客,让曹光亮在深渊里越陷越深。

回忆起与罗某某的交往,曹光亮说,他们是从打牌开始认识,继而称兄道弟的。正是看中了曹光亮喜欢打牌这个爱好,包括心怀不轨的商人在内的一些人,想方设法成为曹光亮的“牌友”,在牌桌上送牌资、套近乎,再利用曹光亮职务的权力和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而心中明知“牌友”们企图的曹光亮,已逐渐丧失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警觉,他甘愿在牌桌上被“围猎”,为商人“牌友”办事,干损公肥私的事情。为了方便打牌,他甚至在区里安排的宿舍里买了自动麻将桌。“八小时”之外,牌桌就成为曹光亮与“牌友”们娱乐的一个重要场所。

2 以一把手姿态说一不二,他在干部任用中明码标价

当上党政主要领导之后,曹光亮把自己当成了“特殊党员”。在担任区长、区委书记的11年间,他基本上没有参加过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没有亲自去交过党费。

在来自各方的笑脸和奉承声中,曹光亮在湘东区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想法:区长是我培养的,其他班子成员大多是我推荐或者同事多年的,论资历无人可与我比。什么区委常委会议事规则、民主集中制,曹光亮全部丢在一边。工作上是这样,干起以权谋私的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久而久之,社会上形成了这么一种说法:“想在湘东办事,没有曹光亮点头不行。”

与此同时,在曹光亮心中,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价码:想在哪个岗位任职,必须送多少数额的钱财。“用人唯钱、办事唯钱”成为曹光亮的行事准则。

纵观曹光亮的诸多违纪问题及相关当事人,利用职务之便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提供帮助的痕迹相当明显。相关当事人要想获得提拔或重用,都会很识趣地给曹光亮送去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感谢费”。逢年过节的“份子钱”,更是不能少。

上梁不正下梁歪。正是在曹光亮的带领和引导下,湘东区人事安排“潜规则”盛行,“钱”字开路大行其道。安排干部不是讲工作、看成绩,而是看谁有关系、看谁敢送钱。

在这种恶劣的风气下,湘东区一心一意干实事的干部少了,心浮气躁想提拔的干部多了,很多人的工作信心受到影响、工作劲头受到打击。原先经济在萍乡市排名靠前的湘东区,经济发展形势一度不容乐观。该区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业陶瓷,因为没有抓住产业转型的机遇,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凌驾于组织之上的曹光亮,变得什么忙都敢帮、什么钱都敢收。从干部任用、安排转编,到插手企业征地拆迁、工程款结算,曹光亮对钱财的热爱近乎偏执,在敛财过程中不考虑社会影响,丧失了起码的理智。比如对有些干部的提拔使用,他只是悄悄地找“信得过的人”来办,甚至连组织部门的很多工作人员都不知情。办公室、家中,还有宾馆、茶楼,都成了收钱交易的地点。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