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梅贞竹韵,不争不艳。她是北京化工大学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又是一位杰出的青年女科学家。她寄情于新型荧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创性地将“荧光示踪”和“纳米载体”功能合二为一,并将其应用于细胞标记、抗癌和农业害虫防治等多个领域。
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实干家
尹梅贞资料图
夏夜,微风吹拂,流萤如一盏盏悬空点燃的小灯笼,舞动出一幅宁静而美妙的画面。当你沉醉于这浪漫的氛围中、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之时,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尹梅贞正设法用荧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小灯笼”在活体动物体内点亮耀眼的萤火。
在这样一个看似浪漫的领域内,尹梅贞和她的团队付出了十年研究。
活体动物体内荧光成像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它采用荧光材料对特定分子进行标记,利用灵敏的检测方法,让研究人员能够直接可视化跟踪生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疾病的发展过程、亚细胞结构、细胞内分子动态等生物学过程。传统的动物实验方法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宰杀实验动物以获得数据,而活体内荧光成像可以对同一组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记录,示踪同一观察目标的实时动态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将荧光小分子穿上一层特殊的外衣,使其能够粘附在各种各样的细胞上,帮助人类探寻生命的奥秘。这项技术已经在农业害虫防治和医学抗肿瘤领域有了一定应用。
“安贞医院与我们展开合作,致力于纳米材料用于癌症、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通过荧光或磁信号进行成像,它比传统检验方法更加简便、快捷、灵敏,未来希望能直接用于活体检测,免除繁琐的抽血化验步骤,帮助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这项技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得到了创新应用。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利用‘荧光纳米载体’高效运载‘核酸物质或杀虫蛋白’,通过干扰害虫的关键基因或提升杀虫蛋白的毒性,定向灭杀害虫。”尹梅贞骄傲地说,“荧光载体提高了基因干扰物和杀虫蛋白的稳定性,并帮助它可视化穿透细胞膜,进入昆虫细胞内并发挥作用。这一方法具有害虫特异性,避免危害其他生物与环境,有助于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谈及这项技术的研究过程,尹梅贞说,这是一个理论与实际反复磨合的过程。研究不是两耳不闻、埋头苦干,而是需要不断地与应用使用者沟通。否则,研究人员只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来研究,却于实际并不一定有用处。这样的研究不算有价值。
严谨,是深深镌刻在眼前这位科学家身上的品质。在接受多个媒体采访时,尹梅贞反复强调,这项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真正到临床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媒体报道一定要实事求是,避免误导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