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情感有温度 工作有力度 ——河北省涿州市人武部政委杨鸿拥军纪事
@追梦!:我在浙江很好,给父老乡亲拜年了!
@ミ崎岖:我在陕西也挺好的。
@王旭:我在贵州也挺好,给涿州的亲人们拜年了!
…… ……
今年春节,“涿州国防”微信公众号里,涿州籍士兵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将祝福和安好的消息传递而来,军属们也纷纷留言表示仿佛看到了他们在部队建功立业,守护一方。
这源于一段剪辑的新兵新年心语。春节,是阖家团圆时,也是思念最浓时。想到涿州1000多名子弟坚守在全国各地军营和警营,尤其是2016年9月入伍的200多名新兵,他们的新春佳节怎么过?已经离家28个年头的涿州市人武部政委杨鸿感同身受,心有戚戚。以致在跨年之夜看完春晚后,依然难眠,于是编辑推出这样一段视频:涿州新兵捎给亲人的一段话——过年了,人在军旅倍思亲,听听这些孩子的心里话。
杨鸿对军人军属的深情赢得了涿州人民的厚爱。继2015年被原北京军区表彰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新闻人物”之后,他在2016年“美丽河北·最美双拥人物”评选中,又以17290票群众支持获得表彰。评选组委会介绍:2012年5月调任涿州市人武部的杨鸿,在为军人、军属及复转军人的服务中,融入真情实感,狠抓廉洁征兵和干事创业为主的作风整改,推出了“强军固基”和“军旅荣光”工程,努力把“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和“当兵几年,荣耀一生”变成实实在在的政治荣誉和现实待遇,推动和强化社会爱军风尚。
士兵——
他心中放不下的牵挂
在杨鸿的办公室,放着一张打印塑封的照片。那是20年前他还是驻晋某师政治部新闻干事时的一个采访对象。那年退伍季,他采访了一名贵州凯里的退伍兵王斌。20年,这名退伍兵是否顺利实现了梦想,是否已娶妻生子有了幸福生活?到人武部后的一个深夜,杨鸿意外地在网上看到这张退伍兵在街头看招聘广告的照片,这人很像王斌。联想到人武部应该为退伍兵当好娘家和靠山的职责,那一刻,杨鸿落泪了,为退伍兵解甲回乡的境遇,为他们进入社会如何就业创业、成家立业而忧思。
作为激励自己再忙再难也不能懈怠,必须要关心退伍兵的生活,帮助他们找工作的动力,杨鸿将这张照片打印出来并塑封,放在办公室的书柜上时刻警示自己,多做些为兵服务的事。因为他认为,将心比心,自己也会有离开军营需要社会接纳的一天。更重要的是,像王斌这样的退伍兵,已是杨鸿心中不能放下的兄弟。
为此,在人武部领导岗位上,他狠抓廉洁征兵,坚决不收一分钱、一份礼,不吃一顿饭。而且送新兵时,他带着人武部工作人员,站在敞篷的货车车厢里擂鼓击钹,用一腔真诚为他们壮行,一直到高速路口。
新兵入营后,他坚持带队对新兵单位一一回访,看望并为每个新兵摄制“捎给亲人一段话”视频,回来后拷贝给家长。
士兵退伍,他以一场场“解甲归来亲相迎”“解甲归来天地宽”“解甲归来再冲锋”和“解甲归来爱相随”为主题的欢迎和招聘大会以及相亲联谊大会来迎接,形成了参军时欢送、在伍时优抚、退役时欢迎的全程服务。
此外,他还为每年入伍的新兵军属和退役士兵分别建立QQ群和微信群,业余时间在群里与大家拉家常、解答疑惑。
军属和复转军人家里有婚丧嫁娶、创业开店等事,只要接到邀请抽得开身,杨鸿都要到场,并自己掏钱随份子或买牌匾祝贺,让邻里群众都感受“参军受推崇,军属受关怀”。
责任——
别人合伙挣钱,他搭伙奉献
涿州每年征集的新兵近300人,历年复转军人有两万多人。为了搞好拥军优属服务,杨鸿为人武部制定了“当好现役军人后盾、光荣军属靠山、复转军人娘家、军地之间桥梁”的拥军优属四项职责,并要求严格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决不让“参军光荣”成为一句空口号。
针对有军属反映多年没有收到过光荣军属牌,杨鸿提议人武部出资制作并发放给军属,4年间共制作了4000块。同时,还为军属建立档案,对困难军属进行帮扶。
今年新春,他又提议并推出“2017军旅荣光工程春风行动”,其中不仅要推出“军人优先”规范和第二批“爱军门店”,还要大张旗鼓地为涿州籍军人送喜报。他说:“这薄薄的一纸浸满军人的拼搏与奉献,我们要让整个家乡甚至社会都感到参军荣耀。”
举办八一晚会、新兵欢送大会、退伍兵欢迎大会,指导社会力量成立“帮战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免费为退伍兵找工作,开展“军事书刊进校园”活动……这几年,由于涿州市人武部牵头开展的活动很多,人手和经费都有限,杨鸿注重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为军人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献计出力。
在涿州,有一个团体叫士兵军属“后方正能量”亲友团,团员是新兵军属。自2013年开始,人武部就在每年的新兵军属中成立这一团体,让军属一起排解忧思,互帮互助,共同向远在军营的士兵传递爱党报国建功军营的正能量。人武部还为他们免费开办葫芦丝培训班,在拥军活动中演出,展示当代军属快乐阳光新形象。
此类的团体还有国防活动志愿者、“强军力量”国防艺术团、复转军人“军魂永驻”公益服务队等。
他们为拥军优属而聚,他们也都是杨鸿双拥路上的好伙伴。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市国防艺术团团长、市文化馆领导、市拥军优属企业家……一同走在涿州双拥路上的人们这样形容:在这个合伙挣钱的时代,和杨鸿一起是合伙奉献!
理想——
引领爱国拥军成为社会风尚
在杨鸿的带领下,主动做好双拥服务成为涿州市人武部的工作新常态。军属和退伍兵们说,杨政委办的一件件实事,让“参军光荣”从标语口号上走下来,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政治荣誉和现实待遇。
他印制了4000多张名片,把人武部绝不允许收一分钱、绝不允许收一份礼、绝不允许吃一顿饭的“廉洁征兵三个绝不允许”规定和自己的联系方式印在上面,发给社会大众。
同时,他还思考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引领爱国拥军成为社会风尚。
2016年春节前夕,他将国防教育和传统年俗结合起来,设计了一幅以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为形象的年画发给全市现役军人军属。这不仅让各个家庭感到当兵光荣,也让社会各界在阖家团圆之时,不忘还有子弟兵在远方守卫。
这一年征兵工作中,他协调在京港澳高速立起征兵广告牌,为每天过往的人们展示一张入脑入心的“国防名片”。
国家烈士纪念日前夕,他又策划组织了“冀湘两地联手送抗战英雄陈辉烈士英灵回故乡”大型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活动,超过10万人积极参与了这次“勿忘先烈,感恩时代”的精神寻根之旅。
工作中杨鸿还积极为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鼓与呼。他把“引领社会尊崇军人”和“重塑社会军旅荣光”作为新形势下人武部探索的重要课题,策划推出了“寻找最美退伍兵”“寻找最美军属”等系列活动;在涿州4所中学开展了“军事书刊进校园”活动,协调国防教育“登陆”校刊并带头撰文投稿;连续两年担任保定市国防教育宣讲员,十多场次宣讲听课学生达4万多人次。
他在当地网站开设了国防板块,创办了“涿州国防”微信公众号,自己担任版主和后台编辑,每年撰写和编发100多篇工作稿件。他撰写的《尊崇军人职业,还有长路要走》《当好应征青年的军旅引路人》等十多篇双拥文章,在知名报刊和网站发表。
如今年龄和兵龄即将“到杠”的杨鸿,感到了时间的紧迫。他说要趁现在还有“职权”,抓紧做点为党增光辉、为民谋利益的事。他现在的目标是致力于推动“三个改变”:改变兵役机关形象和作风形态,改变对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的服务状态,改变当前军人荣誉和地位下降的社会生态。他的最大愿望是每一个军人都能被这个社会温柔以待。
(中国社会报 姜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