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湖北2月28日讯(记者 王振华 通讯员 邹祖国)在农村,村干部算不上“香饽饽”,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干不长久,最终选择“撂挑子”。

湖北宜都市红花套镇周家河村家底殷实的“富二代”、34岁小伙邹德平,在村官的岗位上干了8年,得到2900多村民的真心认同。

主笔制定示范村的发展规划

选择当村干部,邹德平曾和家长有过一段“小别扭”。

2002年,“浙江丰岛集团”落户周家河村,邹德平的父亲邹祖家承接了该厂收购柑桔罐头果大单。2011年,他和两位合伙人投资兴建“宏征物流”,2013年整体出售给一位机械厂老板,分得800万投资款,邹祖家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够接他的班当老板。2009年,邹德平极力说服父亲,报名参考并成为村后备干部,他要用亲身的实践经历来磨练自己。

2009年,邹德平认真听取村党员会、代表会的建议,主动收集群众的意见,独立执笔,制定出创建生态果园、就业乐园、幸福庄园、美丽家园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四园富民强村”3年发展规划。

历经8年努力,周家河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2900多群众,一举成为全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现了“七个率先”:率先人人吃上自来水,率先户户用上天然气,率先统一建起居民点,率先村级黑化主干道,率先村里安装节能灯,率先桔园硬化操作道,率先金榜题名给奖励。

兜底收购乡亲们的柑桔次果

在周家河村,柑农不愁柑桔卖不出来好价钱,因为他们的次果(俗称渣货)全部由邹德平兜底收购了,卖给商家的,都是好果子。

周家河村地处长江岸边,地势低洼,不利柑桔树生长,柑桔次果多。邹德平对笔者介绍:从2009年进入村里当干部,7年时间,由他直接收购的本村次果柑桔达7000多吨,为村民间接增加次果销售收入170多万元,还帮助解决近400个劳动力季节性就业,提供劳务收入600多万元。

尽心解决低保户的突出困难

村民傅晓峰,从小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由奶奶抚养长大。眼看到了谈婚论嫁的关键年龄段,房屋却还是80年代的土胚房,由于经济拮据,无力建新房。2014年10月,邹德平积极向镇民政办、宜都市民政局反映情况,为其帮扶资金1万元进行危房改造。2015年7月,傅晓峰祖孙二人搬进两层、80多平米的新房子。

二组村民陈邦喜是严重精神病人,女儿在读大学,全家仅靠妻子龚心艳一人劳动。2015年其女儿陈枝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目前正在武汉一家联系单位实习,年底将转正定级。

无怨无悔做“倒贴钱”事情

邹德平的爸爸常年打理生意上的事情,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妻子在宜都一家保险公司上班,上小学的儿子全由妻子接送。论收入,邹德平全年的工资还赶不上下半年为“丰岛集团”收半个月的罐头果,对邹德平家庭来说,当村干部,是件“倒贴钱”的事情。

2012年,有一家加油站选址周家河村,涉及占用15个户的农田。由于时间要求紧迫,加之群众工作难做,镇里把这个协调任务交给了邹德平。令邹德平没有想到的是,15户思想工作出奇的顺利,他们的理由几乎一致:“这些年,邹德平帮助我们收了不少的渣货柑子,心里很感激,没得二话说,我们打心眼里支持你的协调工作!”

这件事让邹德平很受感动,更让他的父亲坚定了支持儿子当村干部、服务村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