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扶贫,重庆去年取得了哪些成绩?今(13)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发布《2016年重庆市货币信贷运行简况》。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市贫困区县贷款余额3313亿元,同比增长16.98%,高于全市贷款6.3个百分点。全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35亿元,通过直接支持、产业带动、项目惠及等方式,累计支持7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创建54个市级金融扶贫示范点 推出系列金融产品
2016年以来,我市重点开展了金融精准扶贫“四大行动”。
记者了解到,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组织5家涉农或地方法人银行,对18个贫困区县进行划片包干,承担对口贫困区县金融扶贫的“大数据、主推进、全服务、总托底”职能。目前,全市40多万建档贫困户的金融服务档案建设已基本完毕。
同时,开展金融扶贫示范点创,组织主办行在对口贫困区县至少创建3个金融扶贫示范户或者示范村,非主办行至少创建3个示范企业或者示范项目。目前,我市已经成功创建54个市级金融扶贫示范点。
组织金融机构结合本行在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着力打造金融扶贫“拳头”产品。目前,全市已推出30多个金融扶贫“拳头”产品,基本形成金融扶贫专属产品体系。比如,重庆农商行推出贫困扶助贷、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推出金穗惠农精准扶贫贷,贫困区县村镇银行纷纷推出惠农贷、扶贫贷等“再贷款+”系列金融精准扶贫产品。
贫困生能拿到更多助学贷款 创业有担保
过去一年,货币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据统计,我市累计向贫困地区村镇银行投放扶贫再贷款4.01亿元,并安排9亿元的再贴现额度,对18个贫困区县的扶贫开发相关企业票据,优先给予再贴现支持。
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得到完善。拓宽扶贫小额信贷产品的覆盖范围,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支持方式,加强对产品使用的督导力度,全辖建立近9000万的风险补偿金予以支持。
据了解,我市出台了专项政策文件,召开专题座谈会,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扶贫搬迁贷款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并建立扶贫搬迁贷款逐笔统计监测制度,实施专项督查。
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已累计向贫困区县的易地扶贫搬迁投入政策性资金54.1亿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投放42亿元,超额完成2016年全年贷款目标的150%。
此外,我市还放大贫困家庭生源地助学贷款额度。开展生源地补充助学贷款,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给予额外1000至8000元的贷款额度。2016年以来,国开行重庆分行已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5000万元,惠及7000户建档贫困学生家庭。
与此同时,我市对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进行了优化,将创业担保贷款的政策覆盖面扩大至建档贫困人口以及招聘贫困人口就业的小微企业,放大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增强政策支持效用。
7个贫困区县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去年,我市对金融机构向14个国定贫困区县投放贷款、布设机具等实施财政奖补,累计发放奖补资金约1700万元,撬动国定贫困县2016年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高于全市7.6个百分点。
此外,对按优惠利率向吸纳贫困户就业达到20%的经营主体发放贷款的银行机构、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分别给予1%贴息和0.5%的担保费补贴。
依托农村金融改革政策支持金融扶贫,将7个贫困区县作为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区县,7区县“两权”抵押贷款同比增长30%以上。开展村级农村金融服务组织试点。农发行省级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
大力拓宽贫困区县企业的融资渠道。2016年以来,累计支持贫困区县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企业债、公司债等实现债务融资258亿元。对贫困区县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新三板挂牌等开辟绿色通道,加强上市主体培育,截至目前共有7家企业上市,3家在新三板挂牌。
夯实贫困户的风险保障。全市农业保险品种险增至33个,覆盖所有贫困区县,对贫困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总保费5%的优惠补助。在9个贫困区县开展贫困户农村住房保险试点惠及22万户建档贫困户,农村小额保险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开展贫困户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试点和大病救助保障试点,扩大农产品收益保险试点的覆盖面。
加强基础金融服务支持力度。贫困区县村镇银行实现全覆盖,布局在贫困村或者贫困村所在乡镇金融服务点达到4400多个,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92.7%,6个贫困区县实现所有行政村基础服务全覆盖。贫困地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信用体系、支付体系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