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达人'刘天明:17年公益路 带着孩子行善

  刘天明带领小榄中小学学生给敬老院老人们喂饭、敬老。本人供图

春节刚过,刘天明便带着孩子们走进了敬老院,“学孝道、懂敬老”这是他给学生们准备的特殊的2017年开学第一课。“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听着学生们纯真质朴的祝福,看着学生为老人捶背、陪老人聊天的和谐画面,刘天明很欣慰今年的公益活动,有这样一个不错的开头。

作为中山市首位农民工志愿者,刘天明在这条公益慈善之路上,已经走了17个年头。“人,做好第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次,”刘天明深知真正的志愿服务并不是仅仅一次的心血来潮,更不能流于表面形式,而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善行。自从走上这条公益路,他的脚步便没有过停歇,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公益达人”。

'公益达人'刘天明:17年公益路 带着孩子行善

  刘天明连续10年参加义务献血。本人供图

公益充实平凡人生,志愿者身份最踏实

2001年从部队退伍的刘天明选择了保安这一行业,在把本职工作做好之外,便开始用公益来填补业余生活。他坚持志愿服务,累计超过1万小时,成为中山市第一个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农民工,更是连续10年参加义务献血3600多毫升。

深知自己力量有限,刘天明便用切身行为去感染、呼吁每一位身边人一起加入公益队伍,建立了中山第一支保安志愿者服务队。17年来,刘天明带领保安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参加了社区和社会消防培训、疏散演练、志愿宣传等活动100多次,帮助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78处,参与扑救火灾事故10多次。此外,在他的感召下,保安志愿者服务队还参与了300多次无偿献血、1500多次消防宣传及爱心志愿服务。由此,他的保安队被称为五星级志愿服务团队,有30多名成员被评为广东省及中山市五星志愿者。

“是公益活动丰富了我的生活,充实了我的人生。”刘天明感叹道,当工友们遇到困难来向他求助时,当当地群众见到他都亲切称呼他为“志愿者”时,刘天明说,他感受到了最大的“骄傲”,志愿者是他这辈子最踏实的身份。

'公益达人'刘天明:17年公益路 带着孩子行善

  刘天明在山区慰问伤病缀学儿童,赠送课本。本人供图

为孩子助学,引导孩子行善 

山区流守儿童、乡村小学、农民工子女等等涉及孩子的事情,都是刘天明最紧张的部分。“孩子是未来啊”,为此,他与李焕贤大姐一起创办了“小榄爱心助学团”,众筹募集助学帮扶资金500多万元,帮助贫困山区乡村小学165所,捐赠爱心课桌23520万套,2300多册图书,15000多份学习文具礼包,旧衣服1万多件,以及牵线募捐资助贫困留守儿童300多名,爱心足迹传递范围涉及广东、广西、江西、河北、四川、青海等省市和缅甸等国家。

多年来,他发动组织中山志愿者、爱心人士助学粤北山区70多位农民子女贫困学生,其中为十多位贫困学生每年捐赠500 ̄2000元,资助其至初高中毕业。

不仅如此,刘天明更是将“引导孩子去行善”,作为自己毕生的功课,他强调“带着孩子去行善的出发点不是施舍,而是引路!”就像刘天明引领孩子深入小榄贫困家庭、山区留守儿童,让他们了解社会,希望孩子们能从帮助对象身上学到如何在困境中坚强。

刘天明认为,现在许多孩子在优越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长大,非常不希望他们成长为养尊处优,对人自私,对社会冷漠的个体。“美好培育美好、善良激发善良”,刘天明希望以培养孩子爱心及感恩心为目的,让孩子参与传播爱心,让孩子懂得付出与收获,懂得分享与感恩,赋予孩子们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公益达人'刘天明:17年公益路 带着孩子行善

  2017年2月6日组织亲子义工探访慰问敬老院。本人供图

平凡之中见大善

在这十七年里,为了山区孩子学习环境能得到改善,刘天明白天是打电话、上网络发布募捐信息,晚上则奔走于中山、顺德甚至广州多地。有时他为了山区留守儿童的助学事宜与爱心人士彻夜长谈,有时为了送电脑到山区连夜赶路。他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节假日,放弃与家人团聚,却与志愿者在募捐中,在慰问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中度过。

“我们志愿者自己从来不是公益活动的主角”,因为最初的承诺,因为肩上的责任,在刘天明17年如一日的言传身教下成千上万农民工加入了志愿者行列。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最朴实的行动创造更多的慈善,用最真诚的态度换取了更多人走出困境。正是这颗感动凡人之爱心,让他在公益之路上,一路前行。

十年如一日投身志愿者活动,连续十多年到山区助学农民工留守儿童,召集务工城市富人及热心人士捐钱捐物帮扶助学贫困山区学校,让千名农民工留守儿童受惠,多年来为山区三所小学25间课室安装电教化、赠送《弟子规》光盘、募捐图书23000多册、100多台电脑及课桌、校园广播系统等教学设备。刘天明在平凡农民工工作生活中,用高尚的品行、善良的心灵,诠释着奉献与爱心,书写着人性的光辉。

在做公益途中,虽然会遇到不少“泥泞”的弯路,却也让刘天明收获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感动。他说:“当公益成为一种力量,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时,他相信整个社会积极向上的氛围会让所有人更幸福。”(中国青年网记者 栗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