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诚之为铁道兵纪念馆题词

铁道兵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兵种之一,负责铁道工程技术的保障任务。该部队正式成立于1954年,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抢修、抢建铁路;在国家铁路建设中,先后修建了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等重大工程。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铁道兵历任司令员、政委先后有滕代远、王震、刘贤权、陈再道、吕正操等,最多时总兵力达40余万人。

1948年7月,铁道兵部队的前身——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成立,一个月后,徐诚之调任铁道纵队政治部任宣传科科长,成为铁道兵的一员,后任铁道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徐诚之入朝参战,先后担任了中朝联合铁道运输政治部、志愿军铁道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

徐诚之曾回忆,朝鲜战场上,由于美军集中空中优势,向铁路桥梁、车站狂轰滥炸,铁道兵精神上的高度紧张,肉体上不堪重负,使部分战士不愿当铁道兵。有些战士找到他说,“上前线和美国佬面对面地干,打死—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个,干脆痛快!当铁道兵实在太难熬了。”

“消极的态度会蚕食战士的意志,树立入朝战士正确的信念,这也是一场无形的战斗。”作为铁道兵团宣传部长,徐诚之让部队—边开进,—边动员;一边抢修,一边教育,很快涌现出了“一级英雄杨连第”、“二级英雄李云龙”等英雄人物。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朝鲜铁路通车里程由战争初期的107公里增加到停战前的1382公里,同时有1136名铁道兵牺牲,2881名官兵负伤。

徐诚之在2007年接受作家方军的采访时,曾回忆自己经历过的战火岁月:“我是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作为亲历过抗日战争的我活到今天,是幸运的……在亲历抗日战争之后,我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争。多少人牺牲了呀!所以,我们可以说是幸存者啊!”

回国后,1954年3月,铁道兵领导机关成立,徐诚之历任铁道兵宣传部部长、师政委、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铁道兵学校副政委,率部先后参加了鹰厦、河茂、贵昆、嫩林、呼中等铁路干支线的修建任务。

1975年8月至1978年5月,徐诚之担任铁道兵政治部主任。

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第七次大裁军,铁道兵被撤销,于1983年10月1日,划归原铁道部。

徐诚之离休后,曾对存在了35年的铁道兵作出评价:“这个几十万人的兵种其军费开支竟然没有列入国防费用,而是靠自己工程收入解决,而且还已经达到了自给有余了。这是我这个曾在铁道兵服役的退伍老兵始料未及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