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春脚步的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迎来了一场盛大的蒙古族传统圣火祭祀仪式。1月21日,“温暖中国”2017内蒙古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组来到了鄂托克前旗的圣火文化公园,一起感受这场盛大的活动。

1

参加祭祀的蒙古族群众

当日,圣火文化公园热闹非凡,上万名草原儿女身着盛装,捧着丰盛的祭品,祈求新年里风调雨顺、五畜昌盛、繁荣富足、幸福平安。

老家在西安的王女士前两年嫁到了鄂托克前旗。当日,她和丈夫一起抱着两个多月大的儿子,来到了广场,感受蒙古族这一盛大的传统仪式。

夫妻二人抱着两个月的孩子参加祭祀

夫妻二人抱着两个月的孩子参加祭祀

鄂托克前旗圣火祭坛的火种,是从成吉思汗陵陵宫内的长明灯采集的。当日11时许,在牧民马队的护送下,取火种的队伍进入了圣火文化广场。身着民族盛装的草原儿女,用蒙古族最传统、最尊贵的迎接方式,手捧蓝色哈达,虔诚地站在圣道两旁,迎接圣火火种的到来。祝颂人向《玛尼宏》火盆里放入阿日查,众人跪拜《玛尼宏》,念诵优美的《伊金桑》后,祝颂人用火种点燃火炬。

6

鄂托克前旗旗委书记张占霖接过圣火火炬并点燃圣火

当点燃祭坛圣火一刹那,人们的欢呼声,礼炮声交织在一起,鄂托克前旗圣火文化公园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

之后,新疆、青海、甘肃等各地代表团及社会各界人士依次走上祭坛,分头向祭坛上的27个火撑投祭品、洒圣水,进行祭火。

9

祭祀团队顺时针在祭坛各自区域点燃火撑

参加祭祀的格西格告诉记者,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现在人们都住上了舒适的楼房,用的都是天然气,很少有条件能进行圣火祭祀仪式。现在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子孙后代更好传承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作为当地的居民,他感到非常高兴。

10

祭祀现场

鄂托克前旗蒙汉各族人民有着源远流长的祭火传统习俗。祭火,体现了蒙汉人民振兴草原、家业兴旺的美好愿望。蒙古族又把圣火看作是驱除一切邪恶与灾难的圣物。鄂托克前旗群众祭祀圣火习俗,形式独特、内涵深刻,体现着民族神秘的原始文化特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并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的大世界基尼斯之“规模最大的民间祭火仪式”的殊荣。(文·摄影/正北方网记者郭丽娜牟野)

(背景)

在鄂托克前旗,蒙古族把火看作是最神圣、无限、纯洁、除灾避难的神,其祭火礼仪分为户祭、公祭(即朝祭)、庙祭,户祭又分为贵族祭和平民祭;按祭火时间分为日祭(普祭)、月祭、季祭、大祭;按供品又分为全羊祭和羊胸岔祭。而这里所指的祭火礼仪仅仅是人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民用羊胸岔作供品的大祭(祭火节),也就是年祭,大祭(祭火节)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