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之十二——华蓥市竹河村:乡村旅游铺就脱贫致富路
摘要:“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旅游扶贫已成为扶贫开发的生力军。”据中国社科院舆情实验室发布的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称,2016年是中国“大乡村旅游时代”的元年,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大、投资大、影响大,已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通过大数据推演预测,未来中国乡村旅游热还将持续10年以上,2025年达到近30亿人次。
竹河村产业规划分区图
中国网1月22日讯(记者 黄姝颖)2016年,四川省1443个村庄入列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其中,华蓥市竹河村同明月镇其他3个村入围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走进竹河村,只见滨江村落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绿色的土地上。其中的代家咀三面环渠江,形成一个1700余亩的半岛,岛上栽植桃李,风景美不胜收,素有“桃花岛”之美誉。渠江边新建游步道6公里,每值春季油菜花开,犹如一幅江山美画映入眼帘。
然而,这块绿色的土地并不富裕,竹河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缺乏特色产业带动,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外出务工。此外,该村地处渠江流域洪涝灾害区,农作物常常因洪涝灾害而颗粒无收。
“明年春天你们再来,这里就叫‘桃花岛’啦。” 据华蓥市明月镇竹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蔡华介绍, 该村实施整村扶贫以来,因地制宜,致力于打造成“观竹河花海,品渠江美味”乡村旅游知名村,力争到2017年建成“明月风光、渠江画廊”乡村旅游环线暨“四村联动连片扶贫综合开发”的核心区和样板区。
缓缓渠江水,悠悠扶贫情。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定点精准扶贫工作,通过选拔,四川省质监局先后下派了7名精通质监业务知识、项目规划及扶贫工作的干部到华蓥市进行对口帮扶。其中,省质监局科技处副处长顾莹莹挂职华蓥市委副书记,蔡华任竹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发挥质监职能优势,用质量的力量扛起贫困村致富奔康的希望,是质监人参与扶贫的最大愿望。
关键词:村里的变化
强化致富理念,增强加快发展紧迫感,“饮水难”不再困扰村民
从华蓥西出口下广邻高速,不到半小时车程,就能到达明月镇竹河村。这个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离高速公路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的小村庄,为何会长期贫穷?明月镇群众道出了个中缘由:竹河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缺乏特色产业带动,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外出务工。此外,该村地处渠江流域洪涝灾害区,农作物常常因洪涝灾害而颗粒无收。
被纳入全省2014年整村推进扶贫村后,竹河村投入扶贫资金105万元启动实施了整村扶贫项目,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但仍有93户困难村民没有实现脱贫。竹河村根据贫困户的家庭状况、个人情况和致贫原因,实施一户一策,分类帮扶,与省质监局等帮扶部门一道制定具体详实的帮扶规划。
供水站修建
村级公路建设
饮水难一直是困扰竹河村的一大难题。在了解供水站安全标准时质检人员发现,2009年该村建起的村里唯一的供水站,由于设备老化,管网建设不完善,运行维护费用较高,难以发挥作用。“产业的发展可以缓一缓,但村民们的饮水安全一定要率先解决。” 据顾莹莹介绍,省质监局当即表示,筹措资金60万元,用于这个供水站的升级改造。如今,村民们再不用为饮水犯愁了。
竹河村地处渠江岸边,土地肥沃,是华蓥市重要的蔬菜基地,但道路不通长期制约着该村蔬菜产业的发展和村民致富。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是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着力点。去年,村里建起了一条3公里的沿江公路,省质监局专程筹措资金,支持这条乡村旅游公路的修建,“公路修好了,困扰村里几代人的出行难问题解决了。”村民们说。
从2014年9月开始,村里多名贫困学生先后来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读书,学校不但为他们提供三年免费教育,而且提供每人每月400元的生活补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中专学业。该局利用省质监学校技能培训基地,开展以提高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主的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掌握3门-5门致富技能技术,“参与了这些培训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强化了致富理念,也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该村一名干部说。
桃花岛基地
代家咀无公害蔬菜基地
关键词:镇里的计划
水淹区开起“扶贫船”,村集体有持续收入才能反哺贫困户
政策兜底,不符合政策的人怎么办?只有村集体有持续的收入,才有可能帮助贫困户。那么,村集体怎样才能有钱?明月镇“四村联动”连片扶贫开发规划让竹河村看到了希望。
据介绍,为了力争2017年基本建成“明月风光、渠江画廊”乡村旅游廊道,实现4个贫困村全部摘帽的目标,明月镇因地制宜编制了全镇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及4个贫困村实施规划,并为竹河村量身打造了一个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方案。
方案的第一要务,就是引导村民种植400多亩的桃树李树。村里通过政策宣讲、目标激励和规划引领,赋予群众决定权、参与权、评价权三大权利,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开展土地整形、树坑挖填、土地施肥、树苗栽种等工作。在华蓥市农业局、农科所专家指导下,他们还采取整体布局、相对集中、横竖成行进行栽种,并根据地形将喜鹊梁一带更名为桃花岛,双河寨一带更名为李子湾。“花开时节,这里将成为镇里‘明月风光、渠江画廊’乡村旅游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顾莹莹说,果树挂果后将给全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丰果期每亩收入可望增加7000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镇里探索的“复三七利益链接模式”在此项目的推进中得到广泛支持。村集体统一对撂荒地和荒山荒坡进行打造,发展桃李产业,取得收益后,土地承包者占三成,村集体占七成;村集体获得的七成收益里,贫困户先提取分配三成,余下七成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这种模式既有效解决了扶贫工作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又破解了贫困村集体、贫困户以及其他村民全员参与、各方受益的利益分配课题。”蔡华说,“没有任何农村的经历,第一书记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岗位。”虽然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但心里充满着成就感和幸福感,“你为村民干任何一件很小的事,他们都会记一辈子。”
新村新貌
关键词:市里的办法
提前谋划产业发展路径,长效机制助力村民脱贫
一眼望去,400亩的无公害蔬菜很是壮观,这是村里建设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以前,这些地由村民自己耕作,后来,村里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抱团发展村里的蔬菜产业。村民们说,这种方式让村里的蔬菜品质、产量和销售都有了保障。
在质监部门下派干部的影响下,村民们学到了不少有关质量的新词。今年,他们对蔬菜基地的发展有了更高的目标:有机!在实地考察研究后,省质监局认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扶持力度,力争2017年竹河村有1个-2个绿色有机农产品。
更多依托职能的帮扶措施正在推进:标准化处着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帮助当地打造梨、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力争2017年在竹河村建立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质量处着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帮助竹河村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开展管理体系认证,组织5家-10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力争2017年在竹河村创建2个四川名牌;指导协助竹河村开展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不仅仅是竹河村,整个华蓥市的脱贫进度,都在质监部门的关注之中。
去年9月底,省质监局、省扶贫移民局、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3家单位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华蓥,对2016年拟退出的6个贫困村的49户贫困户,以及随机抽取的2017年计划退出的3个贫困村的20户贫困户进行评估检查。“上至华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下至镇村一线指挥人员,包括从省、市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对进行的扶贫工作无不如数家珍。”工作组对当地具有华蓥特色的扶贫工作机制表现出浓厚兴趣:全市制定了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建立正反奖惩机制,对脱贫攻坚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绝对贫困户开展脱贫攻坚的同时,该市就在谋划产业经济脱贫、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脱贫机制建立:因地制宜发展连片特色产业,全面规划花卉业、经果林业、养殖业等,因地制宜培育集体经济。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各村之间发展不够均衡、个别村民等靠要思想明显等问题,工作组提出,上下联动再次全面核查锁定脱贫摘帽的户和村,增添帮扶措施,集中资源重点解决薄弱环节。同时根据各村实际,出台村规民约,加强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防止出现村民之间互相盲目攀比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