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21日讯 2016年,脱贫攻坚的第一年,圆满完成2016年目标任务,对于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脱贫攻坚首战,四川凉山州完成得怎样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在2016年12月初走访了凉山州几个不同的县市。

西昌作为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攀西阳光度假旅游核心区,西昌当之无愧的成为记者走访凉山的第一站。

据了解,这一年来,凉山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州工作的头等大事,强化党政主导,一把手亲力亲为、靠前指挥,超常力度统筹调配资源、超常手段加大要素投入,展开了一场气吞山河的脱贫攻坚大会战。

西昌市委书记李俊明确表示,西昌市勇挑重担、加压奋进,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协调推进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坚决打赢扶贫攻坚、率先小康这场硬仗,争当凉山全面小康建设排头兵。

2016年12月13日,四川省脱贫攻坚验收考核组来到西昌市,通过现场查阅资料及现场听取西昌市脱贫攻坚相关情况汇报,较为系统地了解西昌市脱贫指标情况和贫困村脱贫达标的实际情况。

根据验收结果,西昌市全市46个贫困村在2016年年底均能够达到“一低、七有”标准,稳定退出;2016年3505户贫困户、12711人,全部实现“一超六有”,全部实现脱贫,占计划任务总数100%。考核验收组认为,西昌市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成效显著,西昌市实现脱贫攻坚首考顺利通关。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西昌市始终坚持抓产业补短板,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共投入资金3.39亿元,持续实施扶贫解困工程,全面推进全市贫困人口脱贫工作。2015年完成脱贫1366户、4978人,2016年完成脱贫3505户、12711人,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西昌市银厂乡巴折村、磨盘乡蘑菇村是州委州政府确定的极度贫困村,其中巴折村有66户贫困户、蘑菇村有95户贫困户。西昌市多个部门多次调研后制定了一系列脱贫致富的规划。大力发展“1+x”产业,两村经果林户均达到7亩以上。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无偿向建卡户发放鸡鸭鹅苗、繁种猪、优质羊,提高农户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巴折村结合采挖中药“重楼”的传统,第一书记个人出资11800元启动资金,带动群众规模化种植。蘑菇村组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核桃种植协会,带动群众致富奔康。

通过林业、种养殖业等,加上转移性收入、务工收入、无劳力户的低保收入,目前巴折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元,蘑菇村达到人均3500元;目前,两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巴折村还将投入1300万元,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新建小学一所。巴折村328名贫困人口、蘑菇村350人均购买医保,新农合参保率100%;巴折村229户、蘑菇村326户全部实现饮水安全;通过农网改造、光伏补充配套,两村已全部解决生活用电;电视和卫星接收器(小锅盖)已经全覆盖两村贫困户。

西昌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脱贫攻坚首场战役中向凉山州委、州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唐莉 尤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