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湖北1月19日讯 (记者 王振华 钟愿明)1月18日上午,湖北省“两会”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省商务厅厅长邱丽新通报了湖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及进展情况。

发布会上,李乐成介绍了去年湖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的成效:2016年全年钢铁行业压减过剩产能338万吨,淘汰落后炼钢产能416万吨、炼铁产能60万吨,武钢在鄂分别压减生铁和粗钢产能319万吨、442万吨;煤炭行业压减产能1011万吨,两个行业均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与国家签订的三年目标任务;全省商品住房库存面积同比减少1845万平方米;11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底的54.2%下降至53.2%;前11个月全省实现直接融资3698亿元;全年降低企业综合成本800亿元;各地各部门分头开展有针对性的“补短板”工作。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李乐成说,湖北将在巩固2016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用四个“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切实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一是更大力度的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抓好新领域化解产能工作,加快推进“僵尸企业”出局,重点抓好市县尤其是县城房地产去库存,突出抓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工作,多措并举开展新一轮降成本工作,增强实体经济获得感,着眼长远发展绵绵用力的同时,抓住最突出、最关键的短板重点突破,力求短期内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更大力度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抗御自然风险能力,提高农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更大力度振兴实体经济,着力壮大企业家队伍,着力保护产权,着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四是更大力度深化关键重点领域改革,抓住一批具体改革项目扎实推进,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戴贵洲介绍,2016年,湖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绩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量稳质优效益好,三产融合收入高”。2017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将按照“坚守三条底线、建立三大体系、推进三大改革、抓住三大重点”的思路,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现代农业为方向、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农忧、解农难、安农心,切实稳定农业农村“基本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湖北农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四个提升”,即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全面提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占产业规模比重的50%以上;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5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全面提升,实现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以上;农业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实现生产安全、产品质量、产业效益齐头并进。

邱丽新讲到,湖北商务领域在去产能方面秘方是“走出去”;去库存方面,责任是重引领;去杠杆,重点在强化金融领域监督。  她说,商务部门积极支持湖北企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优质企业集群式“走出去”, 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2016年,湖北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新签合同74.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3.8亿美元,地方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项目25个。葛洲坝集团承揽的伊朗克尔曼输水工程建设项目单笔合同额就达20亿美元。省联发投集团比利时研发园区、光谷北斗公司泰国科技园区等一批项目已经或即将启动规划建设。  降成本方面,着力推进流通现代化和“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物流、融资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目前全省大中型商业网点连锁经营率超过30%,城市共同配送率达60%。已建成32个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区),建成村级服务点4556个。湖北省商务部门实现了厅级职权事项全部零收费;各种行政审批时间平均提速50%以上。今年9月起,又有加工贸易企业开展业务的6种批准证被取消。  “账本”有支就要有收。“开放发展不够是湖北最大的短板。”邱丽新介绍,湖北在补短板方面着力培育商务经济新动能。当前,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获批。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也于近日正式成立,王晓东代省长任组长。湖北积极引进开放主体。2016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累计达254家,居中部首位。  不仅如此,去年全省新开8条国际航线,中欧(武汉)班列发运班列224次,运输2万标箱,运量居全国前列。汉口北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外贸综合服务龙头企业阿里巴巴“一达通”正式落户湖北,东湖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集聚效应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