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武隆区委书记何平。记者 石涛 摄
近年来,武隆立足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旅游成为全市的一面旗帜,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AAAAA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的地区。未来,武隆又将如何做好旅游文章?重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参会的市人大代表、武隆区委书记何平作客华龙会客厅,就武隆的旅游、交通发展等接受记者专访。
“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 到2021年武隆旅游综合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
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武隆区旅游资源丰富,有260多处可开发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众多人文历史资源。
“武隆正推动旅游景区全域优化,把整个武隆作为一个大公园来规划。”何平说,武隆正加快形成“一心一带四区一网”的空间布局。其中,仙女山片区以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生三桥等为重点,突出休闲主题、注重细节打造,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白马山片区以白马山、大洞河等为重点,突出景区的原真性,建设森林养生旅游度假区;芙蓉江片区以芙蓉湖、朱子溪等为重点,突出“民族、亲水、休闲”定位,建设亲水旅游度假区;后坪片区以后坪天坑、桐梓山洞穴群等为重点,建设国际探险运动区。
不仅如此,武隆也正推进旅游建设全域覆盖,总投资500亿元、75个重点项目集中布局三大战场,提档仙女山第一战场,攻坚白马山第二战场,夯实乡村旅游第三战场。
“武隆不仅有仙女山。”何平说,今年白马山片区的望仙崖景区将实现开门迎客,明年花彩森林景区也将正式开放。
何平表示,力争到2021年,武隆旅游接待将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境外游客接待达450万人次,真正把武隆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
市人大代表、武隆区委书记何平接受华龙网记者采访。记者 石涛摄
旅游产业全域联动鼓励群众吃“旅游饭”
2016年,武隆接待游客24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增长13.4%,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2%,全区近3万农户、7万农民靠旅游吃饭,旅游已经逐步成长为武隆经济的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
“力争实现‘旅游做到哪里,老百姓就富裕到哪里’。”何平说,武隆区财政每年设立2000万乡村旅游发展基金,鼓励群众吃“旅游饭”。目前,武隆正大力发展主题农庄、定制农业、特色民宿等旅游产品,打造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点)。
同时推动旅游产业全域联动,着力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商贸”等,引进一大批旅游重大项目,培育一批旅游农产品品牌,建成了度假区商贸综合体和夜宴仙女山、仙女天街等特色商业街;发展“十小”涉旅微企共5621家。
此外,武隆还推动旅游成果全域共享,建成仙女山、白马山片区2个旅游扶贫示范廊道;引导高山移民发展农家乐2500余家,特色餐馆、特产店、旅馆及家庭公寓3000余家,引导景区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小吃、农产品销售、旅游商品销售等商业,景区及周边2万农民通过旅游实现了直接或间接就业。
今后坐高铁主城到武隆30分钟 乘轨道上仙女山
去年,武隆仙女山机场开建,预计2019年投用,不仅游客到武隆旅游将更方便,武隆的区位优势也正在凸显。
何平说,仙女山机场、渝怀二线、武仙路复线、龙溪乌江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渝湘高铁、垫丰武高速等大通道加快推进,未来武隆作为重庆三环经济带、渝东南门户的交通优势将更加凸显,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今后坐着高铁到武隆,乘轨道上仙女山。”何平说,待渝湘高铁建成后,从主城坐高铁到武隆只需30分钟左右。目前,武隆也在规划一条轨道线路,连接渝湘高铁站和仙女山,今后游客下了高铁就可无缝换乘轨道直达仙女山,全程只需1小时左右。
今后自驾到武隆旅游也将更方便。何平说,武隆城区到仙女山将修第二通道,并将连接渝湘高速。(记者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