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告别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谢兴昌是最早一批从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搬迁到闽宁镇的移民。谈起移民搬迁的往事,谢兴昌难掩心中的苦涩:“我的老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那里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十分艰苦,一亩地种下60斤小麦种子,收回来的还不到50斤,且都是秕的。即使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份,一亩地最多也才打下三四百斤粮食,一家老小常常连肚子都吃不饱。”最让他难忘的是,因为家里穷得买不起盐,一家人曾连续两个月吃着没有放盐的白水饭。
穷则思变。1996年,谢兴昌从广播里听到国家出台的有关富民政策,心情非常激动,就思谋着搬出大山,改变靠天吃饭的苦日子。当年夏天,他带着10位乡亲先后到红寺堡、大武口、镇北堡等地寻找梦想中的脱贫致富之地,几番奔波,最终看上了位于永宁县西侧、贺兰山东麓的这片戈壁荒滩。经过一番认真考察,他决定在这里安家落户。
谢兴昌回忆道,当时这里真的是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冬春季节常常是风吹砂石满地跑。可细心的谢兴昌注意到,虽然当地荒凉偏僻,但地势平缓,尤其是附近玉泉营农场种植的玉米、高粱等作物长势良好,原因是能灌上黄河水。这给了谢兴昌莫大的信心。
说搬就搬,谢兴昌成了第一批在戈壁荒滩上安家落户的人。在谢兴昌的带动下,一批批家乡亲朋陆续来到这里寻找致富梦。这块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因此被当地人称为玉泉营移民吊庄。“当时建房子时,临时搭起的帐蓬常常被狂风刮倒,有时饭刚刚做好,一阵大风吹来,好好的一锅饭就被沙石搅和了。”谢兴昌回忆说。当时一起出来的同乡苦笑道,还是回去吧,这里跟咱穷山沟有啥两样啊?老谢给他们打气:“等着吧,国家的好政策一定会支持咱们的!”
惠民政策,助移民群众走上致富路
机遇从来都垂青有准备的人。1997年4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在银川召开,这次会议决定,福建省连续三年每年从财政拿出1500万元,用于双方议定的扶贫协作项目,共同在玉泉营西吉移民吊庄建设“闽宁村”。当年7月15日,玉泉营移民吊庄正式更名为“闽宁村”。在政策的号召下,这一年先后有1100户、6000人从西吉县搬迁到闽宁村安家落户。
谢兴昌家大门外就是宽阔的马路。
1998年,谢兴昌因为敢想敢干,被村民推选当上了“闽宁村”村支书。从此,他带领移民群众开始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在福建对口帮扶干部的支持带动下,他们从最初学习种蘑菇和种枸杞,到后来种葡萄和养黄牛,日子越过越红火。不少移民群众通过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工人,在当地的葡萄酒庄、光伏企业上班,月收入都在三四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