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系统报道之五——前锋区:勇当全省标杆以超常举措攻坚脱贫摘帽
中国网讯1月9日讯(记者 黄姝颖)隆冬时节,走进广安市前锋区黄锋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斜屋顶民居楼整齐排列、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片片特色林果生机勃勃、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目之所及,一幅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我们真切感受到前锋区实施扶贫攻坚带来的可喜变化。
“我们家厕所改得好、水改得好、灶改得好……都没花钱呢!”家住广安市前锋区黄锋村的贫困户石大爷见到我们,聊起他们家的情况,他便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他家五口人,儿子媳妇在前锋一个工厂打工,他和老伴每人每月可以领到260元的养老金,加上土地流转租金以及养鸡鸭、种植农作物等,两人的日子过得安稳舒坦。黄锋村和石大爷家的变化只是前锋区扶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缩影。
新村、易地扶贫搬迁房屋
前锋区设立于2013年2月,贫困人口3.99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3.2%。作为建制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又是四川省2016年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前锋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役,必将面临更为严峻考验和挑战。
“前锋,这个名字很有意义,什么叫前锋,前就是永远在前面,锋就是先锋。” 前锋区委常委、统战部长甘毅表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脱贫摘帽作为头等重大政治责任,凝攻坚之志、举全区之力、拓减贫之路,拔穷根、换穷业、挪穷窝,确保率先脱贫摘帽、勇当全省标杆,也努力通过扶贫这个工作,能够方方面面永远走在前面,当好先锋。
截止目前,前锋区累计实现34085名贫困群众脱贫,全区贫困发生率由建区之初的13.2%降至1.8%。其中,2013年减贫6150户1.8万人,2014年精准脱贫4465户12250人,2015年精准脱贫690户2173人,2016年精准脱贫551户1662人,已于去年12月高标准通过四川省脱贫攻坚考核验收组。
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通向田间地头
“九个一”帮扶,构建脱贫攻坚大格局
前锋区委区政府勇担政治责任,以非常决心冲刺脱贫摘帽,组建乡镇工作队、成立乡镇脱贫办,明确乡镇联村领导、包村区级领导、定点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农技员、帮扶责任人,形成脱贫攻坚“九个一”大帮扶格局。同时采取“领导包片区、部门包村组、干部包农户”方式,29名区级领导、121个单位、1342名干部职工与84个贫困村、8071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组建84个包片驻乡(镇)工作组、84个“双联”驻村工作队,选派22名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据甘毅介绍,前锋在冲刺脱贫摘帽的关键时刻,由1名区委常委和1名以上其他区级领导对今年15个有减贫任务的贫困村全面包干负责,其它贫困村、插花村按驻村联系分工全面负责。自去年10月以来,每天每村1名区级领导带头与驻村工作组一道放弃节假日,全天候在村上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贫困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
每家贫困户的大门口都粘贴有帮扶卡
“以工哺农”, 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
前锋区充分利用辖区工业基础较好,企业分布较多,“以工哺配农”的优势,创新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87户辖区企业及社会组织与84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产业帮扶、培训就业、捐款捐物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支持脱贫攻坚的生动局面。
“建立企业帮扶基金,每个贫困村均成立了村级农业公司,帮扶企业与农业公司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协议,主要实行订单种植、农超对接、定购定销等模式。”据甘毅介绍,以和诚林业等农业类龙头企业为例,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带动贫困户种植广安青花椒等特色农产品2.5万亩,帮助双河村等33个贫困村人均产业增收近2000元。鲲鹏农业等农业商贸类企业与重庆永辉超市、新世纪百货建立供应链条,按照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等“六统一”方式,让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解决了“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的难题。台泥水泥等大型企业,发挥员工食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的优势,与帮扶贫困村签订农副产品包销协议,贫困村成立农业公司直接与企业结对定点购销,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难题。
推进产业扶贫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前锋区把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精准发力,因村施策,将特色产业布局向贫困村倾斜,确保主导产业覆盖到村,增收项目带动到户。截止目前,全区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3万亩,建立“脱贫致富产业园”50个,发展庭院蔬菜1460亩、小家禽8.3万只,初步形成“一山一水”30公里乡村旅游示范带,全区以优质水果、茶叶、花椒、小家禽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具雏形,“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可带动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1800元。
据了解,为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问题,由专家团和驻村农技员组织成立了产业脱贫农技服务团,全区94名驻村农技员与贫困村、贫困户“一对一”对接,落实“良种良法到田块,技术措施到人头”技术帮扶措施,深入田间地头为贫困农户传授种养植技术。聘请四川农业大学、南充市农科院的省级农业产业创新团队水果、蔬菜、养殖业专家,对村两委94名负责人开展农业产业技术培训,提高产业发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