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那场西南大旱,曹德旺决定向灾区捐赠2亿元。中国扶贫基金会因此迅速“盯”上了他,他们希望曹能将这笔善款捐赠给基金会,然后再通过基金会发到灾民手上,但曹表示自己要监督善款的发放。这个简略的表态后来被细化成了协议。

在捐款协议中,曹德旺的条件十分“苛刻”,要求扶贫基金会在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10万农户手中,并且为这笔通过抛股套现而来的巨款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制度,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善款的下发和项目的执行,他本人组织独立的监督委员会对项目的执行进行全过程监督。

在善款下发之后,将随机抽检10%户家庭,如发现超过1%的不合格率,则根据合同可要求中国扶贫基金会按照抽查获得的超过1%部分缺损比例的30倍予以赔偿,最高赔偿不超过一方项目管理费600万元。若在2010年11月30日后,还有捐赠款没有发放到户,这些善款将由曹德旺全部收回。中国扶贫基金会在2亿元善款中有3%作为管理费,而不是国家允许的捐款总额的10%。

曹德旺在慈善界赫赫有名不完全在于捐款数额的巨大,更多的是他对慈善的突破。

他突破法律空白创立了股权捐赠模式,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署的“史上最严苛”协议,无意中开创了公益问责的先河。

身世

“我很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玻璃大王的身世,也一直是坊间关心的话题。曹德旺并不避讳谈起他的过往。在昨天的采访中,他就用带着点自嘲的口吻提到,他9岁才上学,到14岁就被迫辍学。“我很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那个主人公。”曹德旺曾这样形容自己。

曹家几代经商,曹的曾祖父曾富极一时。而到了他爷爷一辈,逐渐没落。后来,曹德旺的父亲和舅公又重新将事业做起来,曹的父亲曹河仁曾是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因时局动荡,举家迁回老家福建。不料运输家产的船沉没,曹家瞬间一贫如洗。曹德旺在他的自传《心若菩提》中写过自己的家世。

在曹德旺的自传中,他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为了谋生,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976年,曹德旺开始在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他的工作是为这家乡镇企业推销人称“大陆货”的水表玻璃。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这家乡镇企业,赚到人生第一桶金。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是中国第一家引入独立董事的公司。

发现

访谈中频现“历史”二字

在曹德旺昨天的演讲和媒体采访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他多次提到他们这一代人是要写入历史的,言语中频繁出现“对历史负责”、“历史性”、“历史上”这样的词汇。

一名熟识曹德旺的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曹德旺是个很有历史意识的人,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去把握问题。福耀玻璃能从一家乡镇企业做到全球第一,跟他的历史意识分不开。

在对于“跑路”的问题上,曹德旺称真正的企业家不会跑路的。随后谈到,这一代企业家是要写入历史的。从福建省第一家承包乡镇企业到福清最早的一批登陆国内A股的上市公司,再到中国第一家引入独立董事的公司,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企业发展史。

曹德旺只上了六年半的学,在演讲中他开玩笑说他是“农民企业家”。然而曹德旺始终没有停止读书。接近曹德旺的人士都说,他喜欢读书,涉猎广泛。在一次媒体的采访中,他说道:“我现在每天还要留出两到三个小时读书。”此外,在他亲自担任总编辑的内刊《福耀人》杂志上,他还时不时写上一篇董事长“寄语”,和员工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文/本报记者 朱开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