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频繁袭来的大范围严重雾霾,不时启动的空气重污染预警,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心中焦虑。

“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这么严重的雾霾?”“这几年治霾究竟有多大成效?”“什么时候能一直呼吸洁净的空气?”……当空气重污染过程频发时,不少人发出疑问。

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和“心肺之患”相关的这些问题,也是本报记者心中的问号。连日来,记者专访了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一起来看看专家学者们的详细分析。

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张小曳:国家大气污染专项项目“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欧阳志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兵: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常纪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马学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恒德: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

一问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期雾霾比较重、比较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

贺克斌:1990年以前,北京也有类似扩散条件不利的天气,但并没有发生重污染。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燃煤、机动车等排放的污染物翻了四五番。随着污染物排放量上升,成霾的气象门槛逐年降低。气象条件稍微差一点,就发生雾霾,再差一点,就发生重雾霾污染。

目前,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在近2000万吨,而且污染物主要集中排放在东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张小曳: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气候变化和霾之间的联系机制,科学界还在研究。中国工程院对《大气十条》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显示,京津冀区域的污染气象条件,2014年比2013年转差17%,2015年比2013年转差12%。总体来讲气象条件是比较不利的。当然,主要是目前污染物排放还没有降到位。如果能降到位,即使在不利气象条件下,雾霾持续时间和出现次数都会减少。

欧阳志云:发生重污染天气,我觉得人为的污染物排放是主因。天气条件是形成雾霾的外部环境,如果没有那么多污染物排放,即使天气不好,污染物浓度也不会那么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