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2
“年底突击花钱”建预警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介绍,借助联网监督系统,人大能够及时了解资金流向,关注政府工作重点和群众关心热点等有关项目的支出情况,发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如果哪个单位在执行预算时出了问题,最原始的办法是来信来电举报。现在,利用人大的系统,只要人大代表提出要求,我们都可以提供监督查询。”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我们在联网监督系统上发现有4个部门预算执行严重不均衡,1至11月预算支出占总额不到50%,而12月份单月支出额占比超过50%。”陈继兴告诉记者,这是典型的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
对于执行预算的进度滞后,导致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广东省的预算监督系统将进行自动报警,这套报警系统还会预警债务超标、违规采购、“三公”经费超预算。出现这类异常问题时,系统会及时“亮红灯”。
接到报警后,省人大与这4个单位进行了沟通,要求说明资金支出进度慢的原因,第二年,还对这4个部门进行了跟踪。
陈继兴说,还有一次发现部分农林水专项转移支付拨付进度慢、有6个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省人大向省财政厅专门作了函询跟踪,要求其将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下达文件补充传送至联网监督系统,以便省人大及时掌握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下达时间和去向。
焦点3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提前审
“以前是给什么就审什么、批什么,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对预算监督工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财经委委员辛瀑介绍,利用人大的预算监督系统,人大代表可以提前介入预算的编制过程。
根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他们每年选择若干重点项目,如结合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专项提前介入预算编制监督、底线民生保障专项资金落实情况检查、财政专项资金第三方绩效评估等监督项目。
“提前介入预算编制,让人大代表提前知晓政府的专项资金花到哪里,应该花多少。”陈继兴说,今年11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专项提前介入预算编制工作监督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岭南中药材保护两个项目预算也作了安排。
提前介入预算编制也让资金使用更加谨慎。“过去各单位都来‘抢钱’,希望财政多给他们一些钱。现在钱变得越来越烫手。因为拿了这个钱,一举一动就都要受监督。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增强了。”珠海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王红勤说。
在2015年底,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建成了专门的预算联网监督查询室,人大代表可以随时查询预算执行的情况。针对人大代表今年对政府部门“三公”经费的使用较为关注的情况,系统“重点监督”模块还专门设立了“三公经费”栏目,供人大代表不定期查询监督,系统还设有代表建议功能模块。据介绍,2015年、2016年,珠海市本级预算单位“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0.5%、27%。
焦点4
社保基金账务数据实时监督
利用系统,一些重大民生的资金被纳入到了重点监督范围。据介绍,广东省人大在底线民生保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时,利用联网监督系统查询跟踪了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省级专项资金预算支出情况,发现在中央加大对广东该项转移支付补助的情况下,省本级支出却较上年同期大幅压缩46%,且超过四成资金用于省级救助机构养人,用于救助支出的资金比上年同期减少49%。
针对这个异常情况,广东省人大要求省财政部门作出解释,并提出改进意见。省财政厅则在编制次年的预算草案时专门在“临时救助”款下安排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支出”,并对该项资金作了新的安排。
社会保险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利用人大的预算监督系统,广东省人大还将这一笔钱纳入了监督体系中。今年6月,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完成社会保险基金账务数据与省人大联网。
广东省的社保数据由广东社保基金管理局每月定期上传到全省社会保险基金账务信息系统,省人大则可登录系统分险种、分统筹区查询每月全省及各地级以上市社保参保统计报表、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等数据。
“在‘全省社会保险基金账务信息系统’中,为省人大预算工委开设账户,查询全省社会保险基金具体账务处理数据、财务凭证、基金余额表、基金报表等。” 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省累计结余万亿左右的社保基金全部置于人大监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