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解释为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新三民主义。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这一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国民党一大上,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国民党一大的宣言、决议和会议记录中,在孙中山在大会期间发表的几次演说中,确实没有概括地论述过三大政策,也没有提出三大政策这个名词。由此可见,三大政策这个概念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民党一大的基本精神概括出来的,这其中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认识过程。
中国共产党最早对国民党一大宣言的概括是在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议决案》中。其中就包括“赞助工农运动”“联络苏俄与共产党”,只是当时还没有高度概括成精确的语言。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中夏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欢迎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讲话中,进一步把国民党一大确定的各种政策,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对外之联俄政策,对内之工农政策,和共产党合作政策。”这说明,到1925年底,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孙中山提出的新政策和它的主要内容,开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但这时仍未形成三大政策这个概念。1926年3月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同西山会议派的斗争中,开始提出了联俄联共“两大革命政策”这个概念,这就为后来进一步概括为“三大革命政策”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地主买办阶级和国民党右派掀起了一股反农工的恶流。因此,在此前后,中国共产党阐述了“扶助农工”的政策来支持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如3月12日张太雷在《人民周刊》第5期上发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指出“当时中山先生在广东与军阀的斗争中间,看见农民在革命中间的势力,因此中山先生毅然决定赞助工农的政策”,“帮助工农发展他们的势力”。在此期间,国民党也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对其一大工农政策的概括,并写进许多文件中。如8月10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北伐向农民宣传大纲》中就明确提出了“北伐是继承孙总理遗志,北伐是巩固中国国民党扶植农工政策的策略!”的口号。从上述可以看出,自1925年10月以后,中国共产党把国民党一大确定的基本精神,已用简明的语言初步概括出来了,这些都为后来进一步明确地概括为三大政策奠定了基础。
192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陈独秀在会上的报告《C同志对KMT问题报告》中提出,“他的政纲是迎汪复职,继续总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至此三大政策的科学概念首次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